(相关资料图)
记者从黑龙江省人社厅获悉,我省支持博士后“唱主角”“挑大梁”,持续推动政策红利加速释放,博士后支撑振兴发展作用明显增强。今年以来博士后进站395人,同比增长39.6%,出站留省博士后156人,同比增长140%,招收数量为近10年最高。
我省特别是注重加大博士后专项经费投入力度推进人才培养,博士后专项经费由每年0.42亿元增加至1.52亿元,对新设博士后站点给予30至50万元建站补助,对博士后在全培养周期内可给予最高60万元生活补助和科研经费支持,有效激励了青年人才创新创业。
省人社厅深入一线开展走访调研,细致分析产业转型发展的难点、堵点,弄明白“卡在哪里”、搞清楚“如何解决”,持续健全完善政策机制,建立了规范化、系统化的制度体系。通过完善博士后工作管理实施细则,出台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实施办法,细化博士后进出站职称晋升政策,构建了“建站供经费、进站发补贴、在站给资助、出站助科研”的全周期全链条培养支持体系。
近期,国家批复我省新增设1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,增设40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。截至目前全省已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229个,其中:9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覆盖了全省11个学科门类的61个一级学科;130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本辐射了我省“4567”现代产业体系重点领域,其中:31个属于数字经济、生物经济等相关领域,33个属于航空航天、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,41个属于能源、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,25个属于信息服务、现代金融等加快推进发展的服务业,高度契合我省产业发展需求,形成了辐射我省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区域的分布格局。
据悉,我省博士后促项目、助产业的产才互动局面初步呈现。据统计,通过对全省有博士后经历的9210人跟踪了解,已有6人成长为“两院”院士,有30多人被特聘为长江学者,有40多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,有2500多人晋升为教授和博士生导师,95%以上晋升了高级职称,培养了一批战略型、领军型、创新型的高层次人才。聚焦基础研究和重点产业人才需求,引导博士后向科技前沿、经济建设主战场“卡脖子”关键技术发力攻关。近3年,全省在站博士后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3188项,获省部级以上奖项400余项,发表论文6500余篇,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500多项,实现成果转化785项。
龙头新闻·生活报 记者:吕晓艳